九·一八事变,又称奉天事变、柳条湖事件。它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,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。
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,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。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,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。
九一八事变发生时间:1931年9月18日;
地点:中国东北地区;
参战方:日本,中国;
结果:日本获胜,占领东北三省;
参战方兵力:中国160000人、日本30000-66000人;
主要指挥官:张学良(中),本庄繁(日),南次郎(日);
主要后果:日本占领东北三省,退出国际联盟。
一、日军挑衅
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,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的柳条湖附近,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,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各队。
二、东北沦陷
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夜,根据张学良之命,命令东北军“不准抵抗,不准动,把枪放到库房里,挺着死,大家成仁,为国牺牲”。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,北大营8000名守军被只有300左右的日军击溃。
9月19日,日军先后攻占奉天、四平等南满铁路、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。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,战至次日,长春陷落。
9月21日,日军占领吉林。11月19日,日军攻陷齐齐哈尔。
三、锦州撤离
“九一八事变”发生后,张学良率部离开奉天,转移到锦州。但日军仍派出空军部队针对锦州进行轰炸,并对外界声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,恐对日本方面有威胁。
而后,南京政府提出“锦州中立”的提案,张学良派人与日本方面洽谈此事。虽然此事曝光后,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反对,且日本方面坚持张学良部必须全部撤出锦州。但是张学良依旧坚持不抵抗政策。
1931年12月25日、26日,张学良致电国民政府,称“激战一开,华北全局必将同时牵动”,届时日本“以海军威胁我后方,并扰乱平津,使我首尾难顾”,非但锦州不可守,连华北地盘亦不保。因此张学良不顾劝告,一意孤行将军队从锦州撤退。
四、战火蔓延
1932年1月28日本由长春向哈尔滨进军。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的关注,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,引发了一·二八事变。
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。
五、战争结果
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“不抵抗政策”,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,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,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,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。
审核:尚艳芳